后澆帶的定義是,為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影響,在梁、板(包括基礎底板)、墻等結構中預留的具有一定寬度且經過一定時間后再澆筑的混凝土帶。那么后澆帶的施工工藝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1、施工準備
a、后澆帶施工前應對材料、施工時間、現場狀況進行檢查核對,以確定對設計與規范的符合性,預測施工后對功能的有效性,并做好核對記錄。
b、確定施工方案,針對后澆帶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現場情況,編制滿足設計規范和工藝要求的施工技術措施。
c、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其主要內容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應注意的事項和操作要求、細部構造及技術質量要求。
d、應熟悉設計圖紙、本施工工藝標準及相關技術規程,對后澆帶的做法、位置、配筋進行了解,以確定后澆帶上述內容的合理性,并確定是否提出修改建議。
2、材料要求
1)后澆帶砼所用碎石應根據所澆后澆帶的鋼筋密度確定,一般為5—31.5㎜,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
2)后澆帶的砂子應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
3)中埋式止水鋼板宜用3㎜厚400㎜寬的折形鋼板條。
4)遇水膨脹止水條有10000×20×10㎜、10000×30×10㎜、5000×30×20㎜等幾種規格。
5)橡膠外貼式止水帶宜用300×8型,但外墻宜用400×8型。
6)鋼絲網宜采用密目鋼絲網和30×30型鋼絲網,兩種鋼絲網配套使用。
3、材料質量要求
1)碎石應滿足試配強度要求且檢驗結果應符合《JGJ53標準》。
2)砂子應采用河砂或山砂,不得用海砂,且檢驗結果應符合《JGJ52標準》。
3)粉煤灰應用II級以上。
4)外加劑必須用合格一等品。
5)水泥應用32.5R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硅酸鹽水泥。
6)拌和用水應用飲用水或水質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的水源。
7)止水帶表面不允許有開裂、缺膠、海綿等影響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許超過管狀斷面厚度的1/3;止水帶表面允許有深度不大于2㎜、面積不大于16㎜2的凹痕、氣泡、雜質、明疤等缺陷不超過4處;止水帶的尺寸公差應符合GB 50208附錄A中表A.0.4-1的要求,其物理性質應符合GB 50208附錄A中表A.0.4-2的要求;止水帶現場抽樣數量以每月同標記的止水帶產量為一批抽樣。
8)選用的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應具有緩脹性能,其7d的膨脹率應不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當不符合時,應采取表面涂緩膨脹劑措施;其物理性質應符合GB 50208附錄A中表A.0.5的要求;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現場抽樣數量以每月同標記的止水帶產量為一批抽樣。
4、施工工藝流程
a、后澆帶的留置
1)地下室底板防水后澆帶留置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底板底層鋼筋綁扎→后澆帶兩側鋼板止水帶下側先用短鋼筋頭(鋼筋間距400)與板筋點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砼一側→鋼板止水帶安置→鋼板止水帶上側短鋼筋頭點焊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后澆帶兩側砼施工→后澆帶處砼余漿清理→后澆帶兩側砼養護→后澆帶蓋模板保護鋼筋。
注:若采用止水條時,模板采用木模支撐側模,保證砼側面平整、密實,以使止水條與砼表面粘貼牢固,更好發揮止水條的止水效果。
2)地下室外墻防水后澆帶留置
外墻常規鋼筋施工→鋼板止水帶安置→鋼板處柱分離箍筋焊接(見圖1.6.1-1)→焊短鋼筋頭于止水鋼板上和剪力墻豎筋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砼一側→封剪力墻外模,并加固牢固→后澆帶兩側砼澆筑→后澆帶兩側砼養護。
3)樓板面后澆帶施工
后澆帶模板支承(應獨立支撐)→樓板鋼筋綁扎→焊短鋼筋應于板面筋和底筋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砼一側→后澆帶兩側砼澆筑→后澆帶處砼余漿清理→后澆帶兩側砼養護→后澆帶蓋模板保護鋼筋。
4)地下室底板大梁后澆帶模板支撐詳見圖1.6.1-2。
b、后澆帶砼澆筑
1)地下室底板后澆帶砼澆筑
鑿毛并清洗砼界面→鋼筋除銹、調整→抽出后澆帶處積水→安裝止水條或止水帶→砼界面放置與后澆帶同強度砂漿或涂刷砼界面處理劑→后澆帶砼施工→后澆帶砼養護。
2)地下室外墻防水后澆帶砼澆筑
清理先澆砼界面→鋼筋除銹、調直→放置止水條或止水帶(若采用鋼板止水帶則無此項),→封后澆帶模板,并加固牢固→澆水濕潤模板→后澆帶砼澆筑。
3)樓板面后澆帶砼澆筑
清理先澆砼界面→檢查原有模板的嚴密性與可靠性→調整后澆帶鋼筋并除銹→澆筑后澆帶砼→后澆帶砼養護。
注:內墻后澆帶留置與后澆帶砼澆筑參照1.6.1(1.2)條和1.6.1(2.2)條施工。